- 號
- 拼音:hao21. 大叫。 如: “號叫”。 晉書·卷十七·律曆志中: “蟄蟲始發, 雞始三號。” 唐·柳宗元·童區寄傳: “因大號, 一虛皆驚。”2. 放聲大哭。 如: “號泣”。 莊子·養生主: “老聃死, 秦失弔之, 三號而出。” 元 ·楊顯之·酷寒亭·第一折: “你家裡哭去, 張著大嘴號甚麼!”3. 風發出聲響。 如: “狂風怒號”。 唐·杜甫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: “八月秋高風怒 號, 卷我屋上三重茅。” 見“哭”條。 ㄏㄠˋhu拼音:hao41. 名稱、 別名。 如: “別號”、 “帝號”、 “國號”、 “外號”。 晉·陶淵明·五柳先生傳: “宅邊有五柳樹, 因以為號焉。”2. 命令。 如: “號令”、 “發號施令”。3. 商店。 如: “寶號”、 “公司行號”、 “僅此一家, 別無分號。” 老殘遊記·第三回: “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匯票莊, 叫個日昇昌字號。”4. 物品的大小等級。 如: “特大號”、 “中號”、 “五號字”。5. 標誌、 標記。 如: “記號”、 “暗號”、 “問號”。 水滸傳·第二十四回: “到第三日晌午前後, 你整整齊齊打扮了來, 咳嗽為號。”6. 排定的次第。 如: “座號”、 “編號”、 “流水號”。7. 種、 顏如: “像這號人物還是少惹為妙。”8. 量詞。 計算編定的人物數目的單位。 如: “醫生今天已看了三十號病人, 還剩下五號。”9. 樂團或軍隊所使用的喇叭。 如: “法國號”、 “軍號”、 “伸縮號”。10. 軍號所吹出的各種規定號音。 如: “起床號”、 “衝鋒號”。1. 召喚。 如: “號召全球為環保而努力。” 左傳·襄公十九年: “冬, 十一月, 齊侯圍之, 見衛在城上, 號之, 乃下。”2. 發出命令。 莊子·田子方: “何不號於國中曰: 「無此道而為此服者, 其罪死。 」”3. 宣稱、 誇言。 如: “號稱天下第一。” 漢書·卷一·高帝紀上: “是時, 羽兵四十萬, 號百萬。”4. 稱謂、 稱呼。 左傳·昭公四年: “未問其名, 號之曰牛。” 漢書·卷三十一·陳勝項籍傳: “勝乃立為王, 號張楚。” ㄏㄠˊhu
Словарь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Тайваньского языка - Гоюй (Мандарин). 2013.